影響小麥高產的主要因素 小麥高產三要素
影響小麥高產的主要因素 小麥高產三要素
?
小麥在我國的種植面積是非常大的。所以現在的小麥市場競爭還是比較大的,在種植小麥的時候,大家都想能夠盡可能的提高小麥產量,以此來提高種植效益。那么,影響小麥高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?小麥高產三要素是什么呢?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影響小麥高產的主要因素
(1)土壤因素土壤的厚度、肥沃程度、養分、干濕度等都會影響小麥的產量。小麥適合生長在深厚的活土層,通常耕作層為25cm,土層厚度需在80cm以上,且在100cm以內無障礙層。如果土層不夠深厚,將無法源源不斷地供應小麥根系所需的水分和養分。種植小麥的土壤必須松緊適宜,如果土壤過松,溫度便不穩定,持水性變差;如果土壤過緊,不僅不透水、不通氣,影響養分的有效性和微生物活動,而且增大根系生長的阻力,根系無法伸展,從而無法取得小麥高產。
(2)種子因素目前本地區種植的小麥品種存在一些缺陷:一是抗病性差,容易感染紋枯病,一旦引發紋枯病,便會使小麥的疏導組織受損造成穗粒數變少,籽粒灌漿不充分,千粒重下降,從而導致小麥減產。二是抗倒伏能力太差,尤其是在高產地塊種植易倒伏的品種,大大影響小麥的產量。三是小麥品種雜而亂,導致小麥產量差別較大。
(3)施肥因素近年來,部分農戶在實際小麥種植中,一味追求產量,普遍盲目地增加氮肥的使用量。而氮肥施用過多,有機肥和磷鉀肥的施用量相對減少,從而造成小麥營養生長過旺,田間郁蔽,容易滋生大量的無效分蘗,促使兩級分化推遲,無效分蘗消失遲緩,導致莖稈壁變薄,基部節間變長,堅韌性變差,抗倒伏性能減弱,從而影響產量。有些農戶忽略施用微量元素肥料,而冬小麥缺乏某些微量元素,會導致生長不良,從而減產。此外,由于農資價格上漲,有些農戶只施底肥而減少追肥的數量,導致小麥生長后期營養不良,從而產量降低。
(4)播種因素小麥播種量過大或播種過早也會影響小麥的產量。如果播種量過大,分蘗便多,群體過大,麥苗爭光、爭肥、爭水異常激烈,有些小麥苗徒長,有些小麥生長瘦弱,導致莖節間過長,從而小麥容易倒伏。如果播種過早,小麥苗出土快、分蘗多、生長快、群體大,冬前苗旺,小麥生長中后期脫肥早衰,導致個體生長發育不良,莖稈細弱,容易倒伏。
(5)氣候因素小麥是喜光、喜涼、中水、長日型作物。如果初冬溫度太高,小麥的生育期會明顯縮短。如果小麥生長前期氣溫過高,小麥的有效分蘗期會變短,成穗率降低。如果小麥生長后期高溫、高濕或寡照,會導致籽粒灌漿不充實以及誘發病蟲害。如果陰雨天氣較多,氣溫較低,土壤松軟,日照時數變短,小麥莖稈生長較弱,再遇大風陰雨天氣,便會造成小麥倒伏,影響小麥的產量。?
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? 小麥高產三要素
構成小麥產量的三要素是指單位面積穗數、每穗粒數和千粒重。這三個因素也叫小麥的產量結構,三個因素的乘積就是小麥的單位面積產量。產量是三個因素相輔相成、合理協調的結果,哪個因素受到嚴重影響,都會嚴重影響產量。一般情況下,三因素有一定的制約性和協調性。
?

?
版權聲明:感謝原作者的辛苦創作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如轉載涉及版權問題,請與我們聯系刪除
?